您好!欢迎来到氟务在线-专注于氟化工产业链一站式服务~

13096949818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首页资讯 > 行业新闻

理文化工1万吨/年R152a装置投料试车成功!

所属分类:行业新闻 阅读次数:60 发布时间:2025-03-21

3月21日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发文称,公司1万吨/年二氟乙烷装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。

江西理文化工1万吨/年二氟甲烷(R32)装置自2013年投产,由于市场需求等原因,装置开工率及利用率一直很低,该装置已于2022年向瑞昌市应急管理局报停。根据市场情况以及公司产业布局,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拟在江西省九江市码头工业城(瑞昌市码头镇)原厂区内技改建设1万吨/年二氟乙烷(R152a) 项目,把原1万吨/年二氟甲烷(R32)生产装置技改为1万吨/年二氟乙烷(R152a) 生产装置。由于二氟甲烷(R32)和二氟乙烷(R152a)生产原理和流程相近,本技改项目主要是通过对原1万吨/年二氟甲烷(R32)装置技改,改建为1万吨/年二氟乙烷(R152a)生产装置。

本技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原二氟甲烷装置部分设备设施,增加或利用原装置部分设备设施建成二氟乙烷生产装置,同时在罐区新增4台99立方米氯乙烯原料储罐和4台99立方米R152a成品储罐,其他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全部利用原二氟甲烷装置已建设施。

二氟乙烷是一种含氟化学品,作为原料在新能源材料高分子含氟聚合物制造产业不可替代。在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目标指引下,理文化工成功攻克氟化工领域关键技术壁垒,国内首套氯乙烯连续法生产二氟乙烷(R152a)工业化装置正式投产,标志着我国在含氟化学品生产领域出现新的工艺路线。该技术已获得"一种用于连续生产1,1二氟乙烷的装置和生产方法"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,填补了国内氯乙烯法二氟乙烷生产工艺的技术空白。

当前国内R152a生产普遍采用乙炔法工艺,其原料电石存在“两高一限”痛点。氯乙烯法制二氟乙烷生产技术被国外长期垄断,乙炔法的原料乙炔主要来源于高能耗、高排放的电石,而氯乙烯法的原料供给充足且运输半径优势明显。理文化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氯乙烯法二氟乙烷生产工艺,通过连续流反应设计体系,可实现R152a连续稳定工业化生产。

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于2011年在九江市码头工业城设立,项目总投资65亿元人民币,占地1633亩(简称“理文化工老厂”),由盐化工、氟化工两大板块组成,其中盐化工主要有30万吨/年烧碱、16万吨/年甲烷氯化物、30万吨/年过氧化氢、4万吨/年氯化亚砜、20万吨/年聚合氯化铝(PAC);氟化工主要有 2.5万吨/年无水氟化氢(AHF)、1万吨/年二氟甲烷(R32)、1.37万吨/年聚四氟乙烯(PTFE)、1万吨/年六氟丙烯(HFP)、0.3万吨/年聚全氟乙丙烯(F46)等产品。


声明:此条信息仅供参考,据此操作责任自负

最新行业动态